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中風經驗談 – 7/10 : 第一次中風的經過 – 領到人生旅程的新劇本

常言道:人生如戲。

在每個人生命旅程中,常常會隨各種內、外在的因素變遷,扮演著各種角色;換句話說,也就是上天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會分派給你各式各樣的劇本,扮演著各式各樣的角色:為人子女,為人父母,學生,工作主管,

而人生要過得精采有意義,我認為,不論分到甚麼劇本,都要「演甚麼,像甚麼!

有生以來,唯一一次住院,應該回溯到我11歲左右,在小學少棒校隊時,被棒球擊中頭部,去醫院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因為待不住,出院了。除此之外,會去醫院或診所,只有兩種情形: 牙痛或感冒。

這次,上天分派給我一本我十分不熟悉的劇本:「病人」。但我還是認為,演甚麼,就要像甚麼。

劇本上的這個病人角色,特徵是:因為中風之後,造成記憶能力嚴重衰退(不適合借錢給他,因為他會忘記還),左眼左上方視野缺損(左上方有飛機、鈔票掉下來,或是馬路上左前方的紅綠燈號誌,他都看不清楚,不適合開車),手腳無力,體能耐力低弱,有點奄奄一息的樣子。

而劇本同時要求這個角色,要扮演的是積極診療復健,讓自己不用依賴他人,回復正常生活的一段歷程。

面對這樣的劇本要求,我想了一下,我應該沒有可能去要求換簡單一點的劇本。所以就乖乖地去揣摩,要演好這個角色的主要關鍵,得到的結論是:

【長期持續的耐心與專心】:很多慢性病,像腦中風,往往都是屬於「零存整付」的特性:平常沒有注意,慢慢地,花了5年,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累積到了一定程度,一次爆發;例如:吃太鹹,愛熬夜,常焦慮,吃大魚大肉,不運動,長期的習慣所造成。

所以,要回復正常,也就要有同樣的處理節奏(進展很慢)與時間(3年、5)的心理準備,一步一步來,進行「逆向工程」。因為,你可以花五年、十年來造成慢性疾病,那也就應該有心理準備,要用同樣的時間,來去除這樣的慢性疾病,公平吧?

【主動幫助醫生,來幫助你】: 再怎麼高明的醫生,也是人,而不是神,他/她無法完全知道我們的病痛在哪裡,感受為何,唯有我們主動提出自身的感覺與感受,讓醫師除了他本身所進行的「望、聞、問、切」的工作之外,也能夠有更多來自病人的回饋訊息,增加更多的參考資訊。讓醫生取得足夠的診斷參考資訊,才能夠對我們的情況,多一點掌握。例如每天的量測的血壓紀錄、排便、睡眠,徵狀,以及其他生活上的徵狀、相關變化。畢竟,最知道我們身體感覺與變化的人,就是我們自己。

這點對於中醫來說,更屬重要。因為中醫的用藥,是會隨著病人的狀況,隨時進行調整其內容與比例,以求達到「在最適當的時刻,提供病患最適當的對症下藥與用藥份量」。


所以,要演好【病人】這個角色,並不簡單,也有自己應該努力的部分。- 而且,佔很大的部分。

.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How to get started playing emperor casino
Online casino. How to get started playing emperor casino. Learn more 온카지노 about online casino. Online casino. 제왕 카지노 Play online casino games Aug 25, 2020 septcasino · Uploaded by shootingcasino